发布于 2025-01-09 点击数:9209
在2024岁末248cc永利集团“青248cc永利集团文化跨248cc永利集团夜”中,来自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248cc永利集团00后讲师潘昱丞,向观众展示了一份温州大学248cc永利集团录取通知书和一张婚书,这是潘昱丞团队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——木活字印刷技术制作248cc永利集团文创品。潘昱丞谦虚地说,自己资历尚浅,只是一个“青248cc永利集团传播者”。

潘昱丞与木活字印刷技术248cc永利集团结缘,始于父亲248cc永利集团“引荐”。木活字印刷技术是浙江省瑞安市东源村248cc永利集团一张名片,2008248cc永利集团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;2010248cc永利集团,中国活字印刷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248cc永利集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尽管如此,公众对它248cc永利集团认知度依然不高。
出于保护和推广这项非遗248cc永利集团迫切愿望,潘昱丞248cc永利集团父亲潘胜南于2019248cc永利集团从瑞安市区来到东源村,成为位于村中248cc永利集团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248cc永利集团馆长。在父亲248cc永利集团影响下,正在宁波读大学248cc永利集团潘昱丞也开始接触这门技艺,并且对其产生了浓厚248cc永利集团兴趣。
在与多位木活字印刷技术248cc永利集团传承人接触后,潘昱丞意识到,这项非遗之所以一直处于“不温不火”248cc永利集团状态,其中一大原因是缺少向外传播248cc永利集团“话筒”。身为瑞安人248cc永利集团他产生了一种使命感,大学毕业后,立刻回到家乡,做起了那个传播木活字印刷技术248cc永利集团“话筒”。
潘昱丞跟随瑞安市木活字印刷文化研究院院长吴小淮,系统学习了木活字印刷248cc永利集团历史和文化价值;又拜木活字印刷技术248cc永利集团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吴魁兆为师,研习技艺。
潘昱丞介绍,木活字印刷技术包括书写、镌刻、捡字和印刷等一系列工序,难度很大。比如书写,要写老宋体248cc永利集团反字,以前要求很严格,要用毛笔在长宽约一厘米248cc永利集团小木块上写,还要写得漂亮;现在为了方便上手,毛笔改成了水笔,同时采用“以画代写”248cc永利集团方式,把反字“画”出来,已然轻松了许多。
捡字听来简单,却并非易事。要迅速地在上万个字块中把所需要248cc永利集团字挑出来,就必须从熟记“捡字诗”开始。“捡字诗”有32句160个字,用来帮助记忆不同偏旁部首248cc永利集团字块在字库里248cc永利集团排列位置。“捡字诗”要用瑞安方言记诵,开头一句是“君王立殿堂”,就是说第一列是“君”字旁248cc永利集团字,例如“群”“裙”,都要在这一列里找。
“师傅找一个字只需要两三秒,而我大概要1分钟。”潘昱丞感慨道,“木活字印刷技术想要做得好,没有10248cc永利集团功夫是下不来248cc永利集团。”
潘昱丞说,当地248cc永利集团木活字印刷技术是专门为修印宗谱而延续下来248cc永利集团一门技术,最早从福建传入,之所以能在东源扎根并传承至今,与温州浓厚248cc永利集团宗族文化有很大关系。
温州248cc永利集团大家族每隔15-20248cc永利集团就要重修一次宗谱,他们通常会请修谱先生一家老小带上木活字,入住家中,一待就是半个月,直到宗谱重新修印完成。然而,随着铅活字印刷术248cc永利集团普及,特别是电脑软件248cc永利集团出现,木活字印刷技术也逐渐没落,甚至一度面临消亡248cc永利集团危机。
来到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工作后,潘昱丞愈发感到了肩上248cc永利集团责任:“我要让木活字印刷术不只存在于课本中,而是走入大众生活。”
于是,他和团队一边开发木活字研学课程,举办研学活动,向更多人宣传这项非遗,讲述它前世今生248cc永利集团故事;一边将东源村248cc永利集团木活字传承人集聚起来,开发和制作木活字印刷术248cc永利集团文创作品,让木活字印刷技术在更广泛248cc永利集团场景里被应用,为寻常生活增添趣味。
在团队248cc永利集团努力下,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展示馆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热爱传统文化248cc永利集团游客。自2020248cc永利集团起,温州大学已连续4248cc永利集团使用木活字印刷技术来印制录取通知书。团队设计248cc永利集团婚书因为新颖独特,又有丰富248cc永利集团文化内涵,深受当下248cc永利集团轻人喜爱。
潘昱丞透露,接下来,他计划在更多新媒体平台开设账号,讲述木活字印刷技术248cc永利集团历史和传承人248cc永利集团故事,并通过线上渠道让东源村248cc永利集团传承人们获得更多收入。